10月19日,参加2024价值医疗大会,一起听听陆道培医院的发展故事。
1964年1月27日,“中国骨髓移植奠基人”陆道培院士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成功进行了亚洲第1例、世界第4例异体同基因骨髓移植,开启了我国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血液系统疾病的时代,为无数血液病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时光流转,一甲子之后,希望“聚光成炬”。
2024年4月19日,陆道培医疗集团完成建院来第10000例造血干细胞移植,至此,陆道培医疗集团成为行业用时最短,达到10000例造血干细胞移植量级的医疗机构。
从第1例到第10000例,这条路陆道培医疗集团走了12年。
为了“挽救更多血液病患者”
目前,陆道培医疗集团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造血干细胞移植中心之一,而它的创立,仅仅源于陆道培院士的一个朴素的愿望——“我要挽救更多血液病患者”。
2001年,中国骨髓移植事业奠基人、中国工程院院士陆道培从北大人民医院退休后,在位于北京市海淀区的航天中心医院里租了两层楼,以病房形式开展血液病治疗。
当时,陆院士已年过七旬,而他租下的两层病房成为陆道培血液病医院的雏形。
2012年4月,陆道培医疗集团与燕达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设立陆道培血液肿瘤中心,万例移植的故事从这里开始。
经过12年沉淀,集团已拥有4家医院——河北燕达陆道培医院、北京陆道培医院、北京陆道培血液病医院以及新开业的上海新道培血液病医院,为中国及超20个海外国家和地区的患者提供服务。
陆道培医疗集团旗下医院拥有床位数破千张,从规模和学术技术等全方位指标数据来看,“道培医疗”已站在世界血液病学的塔尖。
预计2025年河北燕达陆道培医院搬迁新址后将开放床位800张,拥有至少70间移植仓。
为了“更好的血液病医疗服务”
建成世界最大的血液病医院并拥有国际影响力,一直是陆道培心中的愿景。
陆道培医疗集团发展全面进入“快车道”,尤其是造血干细胞移植例数突飞猛进,2019年全年造血干细胞移植首次突破千例,达到1081例(70%以上为亲缘半相合移植),成为全球最大的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中心之一,且2020年-2023年持续实现逆势增长,2023年全年完成造血干细胞移植1473例。
从租赁的“院中院”到打造世界最大血液病医院,何以道培?
陆道培医疗集团发展的背后是学术、技术、办医理念、管理思维多元作用下的产物。
2024年8月23日-8月24日,第十二届陆道培血液病学术论坛召开。自2013年陆道培血液病学术论坛创办以来,一贯以讲者阵容强大,内容数据前沿,报告精彩著称,在国内外血液病学术领域有着重要影响力。
2022年,第三届“泰山奖”,年度“医疗管理奖”授予陆道培医院医疗执行院长陆佩华。
作为一位女性管理者,她形容自己“发挥了女性的优势,管理方式上更多是以柔克刚”。
和呈一院多区式发展的公立医院类似,拥有多家分院的陆道培医疗集团也面临如何保证运营成本控制、同质化管理等难题。
对此,陆佩华的观点是,要用制度来管理人而非以人来管理人。
据其介绍,陆道培医疗集团从人员的选聘、培养、晋升、薪酬管理、绩效管理及医疗安全质量管控、财务指标这7大维度,参与了各个院区的管理工作。以医疗安全质量管控为例,集团实行了总监负责制。
在运营管理方面,每个医院都有负责这方面的院长。院长之下还成立了运营管理委员会。近6年来,每个月医疗集团都会召开一次绩效经营分析会,通过超120个实际运营核算单位,对医疗集团当前的收入、成本结构等进行分析。
同时,各院区要依据自己所处的发展阶段制定可行性的财务目标和全预算管理,每一项指标都责任到人。如果遇到突发情况,集团会组织各院区院长开会商讨,如何进行各部门之间的资源调配。
“做好一家医院只是做到了1,做好一个医疗集团,则是为了实现1+1大于2的效果,”陆佩华说,“如果哪个院区遇到了困难或者需要帮助,其他院区一定会积极伸出援手。”
近日,长三角地区最大的血液病专科医院“上海新道培血液病医院”建成开业,可提供276张病床与24张移植病床,提升了区域内血液病医疗资源供给。
1948年,17岁的陆道培院士以第一名的成绩毕业于上海市肇和中学,如今这所更名为上海市第六十中学的地方距离上海新道培血液病医院只有25公里,那年院士考取的同济医学院,距此也是25公里,兜兜转转,当年风华正茂意气风发一心求学的陆道培院士在上海留下的足迹。经过几代人的努力,不但成就了今天的上海新道培血液病医院,也意味着陆道培医疗集团布局完成了四家医院一体化管理,差异化发展的南北架构。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服务的全面提升,成就了陆道培医疗进一步发展的宏伟蓝图。
2024医学界价值医疗大会暨第五届泰山奖颁奖仪式将于10月19日在上海荣耀揭幕!
诚邀您参加价值医疗与医疗管理创新分论坛聆听“何以道培”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