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疗及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患者因疾病本身及治疗所致免疫缺陷,常伴随中性粒细胞减少或功能异常,使其成为感染高危人群。研究表明,当中性粒细胞绝对值(ANC)<1.5×10⁹/L时,感染风险呈指数级上升;若ANC进一步降至<0.5×10⁹/L(重度粒细胞缺乏),侵袭性感染发生率可高达60%-80%,且真菌、耐药菌感染比例显著增加(Lancet Haematology, 2021)。在造血干细胞移植等强化治疗中,感染相关并发症甚至占移植相关死亡的40%-60%(Blood, 2022)。
然而,感染并非完全不可控——通过构建“环境-个体-医疗”三位一体的防控体系,系统性阻断病原体暴露途径、优化免疫支持并精准实施预防性干预,可显著降低感染发生率及严重程度。
环境管理规范
01基础要求
禁止饲养动植物(降低微生物载体风险);
移除织物类装饰品(地毯/布艺家具);
保持湿度40-60%(WHO推荐值)北方比较干燥,采暖季可以在房间放一盆水,每天更换;
不能有卫生死角。
02分级消毒方法
03空气消毒
紫外线灯消毒:
预热时间≥5分钟(确保灯管输出稳定)后开始记录消毒时间,照射时长30分钟;
辐照剂量≥30mJ/cm²(CDC推荐标准);
消毒后通风需维持≥15分钟(空气交换率)。
紫外线使用注意事项:
1、房间内抽屉、柜门打开、门窗关闭;
2、照射时,患者离开房间,卧床患者,必须用抗紫外线伞挡住眼睛、皮肤;
3、不得直视紫外线灯光,避免电光性眼炎;电光性眼炎发生后处理:滴氯霉素(或者妥布霉素滴眼液),2小时一次,睡觉时涂红霉素眼膏。
空气消毒机:
保证空气循环;
建议每日1-2次,每次1-2小时,污染严重时可延长(臭氧型除外)。
空气消毒机使用注意事项:
1、确保进出风口无遮挡,距离墙壁或家具至少50cm;
2、定期维护:
滤网型:HEPA滤网每3-6个月更换,活性炭滤网每6-12个月更换(视使用频率)。
静电集尘型:每1-2周清洗集尘板,避免二次污染。
紫外线型:每月用酒精棉清洁灯管表面灰尘,确保杀菌效率。
3、选购正规产品:认准卫健委备案(国内)或FDA认证(国际),避免三无产品。
衣物、毛巾消毒
消毒步骤:
01预处理
按常规流程使用洗衣液彻底清洗衣物
内衣裤需单独清洗,不可与其他衣物混洗
02消毒浸泡
常规衣物:使用500mg/L含氯消毒液浸泡30分钟
深色衣物:改用滴露消毒液浸泡(避免含氯消毒剂导致褪色)
【注意事项】:消毒剂使用前需阅读说明书,确认适用材质及浓度配比
03后处理
流动清水彻底冲洗残留消毒剂
置于通风处完全晾干
04收纳规范
外出衣物与居家衣物分区存放
建议将外出衣物悬挂在通风良好的玄关/阳台区域
餐具消毒
常用消毒方式:
01煮沸消毒
将餐具完全浸没水中,煮沸后保持10~15分钟;
适用材质:耐高温的金属、玻璃、陶瓷餐具。
【注意】:木筷、塑料餐具可能变形,不宜长时间煮沸。用净水器过滤后的水消毒。
02蒸汽、消毒柜消毒
设备:家用消毒柜或蒸锅。
温度/时间:100℃蒸汽或消毒锅高温消毒持续20~30分钟。
饭菜消毒
在住院期间,饭菜加热5分钟即可。
出院居家,只需消毒餐具即可。
饼干消毒方法:
用两个保鲜袋,一个袋内装上少量开水,另一个袋内装饼干,把装有饼干的袋子放进装水的袋子里,放进微波炉热2分钟即可(热饼干时间不能过长,防止袋子溶化、饼干烤糊)。
个人防护体系
01口腔管理
温开水或者生理盐水含漱,每次至少1-2分钟,4次/日;
三餐后及睡前,血小板大于50*109软毛牙刷+含氟牙膏刷牙。血小板小于50*109时,用生理盐水、复方氯已定交替漱口,1次/2小时;
平时做好口腔护理,重在预防。如出现口腔破溃,根据具体情况给于相应漱口液,加强口腔护理频率。
02鼻腔管理
生理性海水喷雾清洗鼻腔(6-8次/日);
鼻腔干燥者可用薄荷油滴鼻、液体石蜡滴鼻液(不建议长期使用)、维生素滴鼻液,如:维生素A、维生素E;
如有出血破溃,可用生理性海水冲洗后涂红霉素眼膏;
预防真菌感染,可用两性霉素B滴鼻。
03肛周、会阴
入厕后用卫生纸由前往后擦(不能来回擦拭),再用碘伏水坐浴(碘伏:水为1:1000),坐浴后可用红霉素涂抹;
外出不方便时,可用消毒湿巾擦洗;
女性月经期,不可坐浴,只能冲洗;
发现肛周或会阴部有疼痛、红肿、瘙痒等,及时咨询医生,早发现、早处理。
04眼睛
没洗手的情况下,不要摸脸、揉眼睛;
出门戴上护目镜或者面屏;
少看电子产品;
眼睛出现红、中、痛、干、涩、视力模糊等情况,及时到医院就诊。
接触防护:手卫生
流水冲洗是最好的方式(天冷用热水冲洗),水温:20-40℃(高温不增强效果且损伤皮肤屏障),洗手液用量:3-5ml(覆盖整个手部表面),40-60秒(普通洗手液)/20-30秒(含抗菌成分)。
手消毒液擦洗(如果有过敏现象,立即停止)。
洗手指征:
饭前饭后
便前便后
吃药之前
接触过血液、泪液、鼻涕、痰液和唾液之后
做完扫除工作之后
接触钱币之后
在室外玩耍沾染了脏东西之后,户外运动、作业、购物之后
抱孩子之前
接触过传染物品,更要经过消毒反复洗
正确使用口罩
呼吸科医生推荐:首选N95
佩戴口罩注意事项:
1、注意口罩质量和卫生,选用正规的厂家。
2、1岁以内的孩子尽量减少出门的时间,减少佩戴口罩时间;1-4岁孩子可以选择带呼气阀的N95口置,带的时间也不宜过长,要注意观察孩子呼吸情况。
3、不同的口罩适宜的人群也是有所差异的,选用大小合适的口罩。
及时发现感染的前兆,告知医务人员
1、发烧,腋温超过37.5°C
2、有发冷或寒颤现象
3、咳嗽、流涕或咽部疼
4、小便有灼热感、尿频、尿急、尿痛
5、一天排稀便两次以上
6、会阴、生殖器、肛门有红肿热痛
7、皮肤或注射部位有红肿热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