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是血液系统疾病治疗的重要手段,它为众多血液系统疾病患者带来了重生的希望。然而,在移植后的康复之路上,患者却面临着诸多挑战,其中诺卡菌感染便是隐藏在希望背后的隐匿威胁。诺卡菌是一种腐生型细菌,广泛存在于土壤、水体和空气中,看似微不足道,却能在免疫受损的患者体内引发严重感染。
对于allo-HSCT受者来说,免疫系统重建的的过程复杂而漫长。除此之外,为了预防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移植后患者通常需要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如糖皮质激素、环孢素等)。这些药物会进一步抑制免疫系统的功能。这些因素都会增加感染的风险,使得allo-HSCT受者成为诺卡菌感染的高危人群。这种感染可能悄无声息地侵袭患者的身体,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可能通过呼吸道吸入或皮肤伤口接触而感染。从肺部到脑部,从皮肤到内脏,一旦发病,病情进展迅猛,若不及时发现和治疗,后果不堪设想。
诺卡菌感染的早期症状(如发热、咳嗽、乏力等)往往缺乏特异性,容易被误诊为其他常见感染,导致诊断延迟。传统的微生物培养和组织病理学检查虽然可以确诊诺卡菌感染,但耗时较长,难以满足临床快速诊断的需求。但幸运的是,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我们已经掌握了一些应对诺卡菌感染的武器。早期精准诊断和规范治疗,就像黑暗中的明灯,为患者指引着康复的方向。
本期讲座主题
北京陆道培血液病研究院将于2025年4月25日以线上会议的形式召开“感染病原精准诊断讲座”第8期。本期讲座的嘉宾是来自河北燕达陆道培医院造血干细胞移植科主治医师王静宇,为我们带来“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诺卡菌感染病例分享”。同时,我们还荣幸地邀请到了陆道培医院造血干细胞移植科周葭蕤主任作为主持嘉宾,为我们进行精彩总结。
您是否知道,诺卡菌感染的临床表现如此复杂多样,常常让医生陷入困惑?您是否好奇,在临床实际工作中是如何在短时间内揪出诺卡菌这个“隐形杀手”?在这期讲座中,我们将一一揭晓这些问题的答案。
讲者介绍
王静宇,造血干细胞移植科主治医师,毕业于南华大学医学院。 2015年开始在陆道培医院造血干细胞移植科工作至今,从事造血干细胞移植10年余。熟练应用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治疗各种血液系统疾病(例如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噬血细胞综合征等)。在陆道培院士、周葭蕤主任的带领下完成各种难治复发移植300余例,并对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的急、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感染,膀胱炎,病毒感染和复发等各种移植合并症的诊断和治疗积累了一定临床诊疗经验。
主持嘉宾
周葭蕤,造血干细胞移植科主任,毕业于首都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2002年11月-2012年10月在北京市道培医院工作,2012年11月起转至陆道培血液肿瘤中心,2015年起至今任河北燕达陆道培医院造血干细胞移植科主任医师,2018年起至今任北京陆道培医院造血干细胞移植科主任医师。
自2000年起从事血液科临床工作,擅长各种血液病的诊断及治疗。2003年1月作为北京市道培医院本院培养的第一位移植医生进入移植病房从事临床一线工作,直接参与完成超千例造血干细胞移植,积累大量临床实践经验,第一批半相合移植技术的执行者之一,见证移植技术的的发展、成熟、完善与革新。参与创建本院移植后随访工作。善于为患者制定个体化预处理及治疗方案,达到移植效果好、移植相关并发症少的目的,使患者经济负担相对减轻,生存质量明显提高。CART桥接移植的先行者(今年为首例cart桥接移植的患者移植后第10年,患者生存质量良好),是移植后各种并发症的处理高手。进行挽救性移植的最大患者年龄达75岁,最小患者年龄为1岁。65岁半相合挽救性移植患者已于2022年脱白(现年73岁),二次移植患者最长生存期已达21年。
2025年4月25日14:00精彩内容敬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