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间特殊的“教室”
一门叫做“希望”的课
对于正在血液病治疗或者更漫长的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孩子们来说,这个世界仿佛被按下了暂停键。他们被迫离开熟悉的校园、亲爱的同学,日复一日地在医院病房面对各种治疗。疾病,试图偷走他们的童年。但有一群人,决心要从疾病手中,把童年“抢”回来。
在陆道培医院,有一间特殊的“病房”,每天,这里都会传出不一样的“声音”——不是仪器的滴答声,不是焦急的脚步声,而是老师温柔的讲课声、孩子们清脆的跟读声,和偶尔爆发出的、能治愈一切的笑声。
秋阳送暖,希望启航。9月19日下午,在燕达陆道培医院四层崭新的病房学校教室內,一场温馨而充满希望的开学典礼如期举行。陆道培医院陆佩华院长、医护人员代表与来自新阳光慈善基金会、爱心企业好莱客、燕京理工学院、志愿者代表以及患儿和家长们齐聚一堂,共同见证这一承载爱与希望的重要时刻。
新阳光病房学校项目总监 刘颖
活动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拉开帷幕。北京新阳光慈善基金会、新阳光病房学校项目总监刘颖首先介绍了病房学校的发展历程,新阳光病房学校成立于2012年,最初由一位志愿者在患儿家中开设一对一课程,帮助因长期住院而无法到校上课的孩子继续学习。十三年来,病房学校已在全国26个城市落地,建成54间教室,累计服务超过100万人次,为无数孩子带来了课堂的温暖和学习的力量。
陆道培医院医疗院长 陆佩华院长
陆佩华院长在致辞中表示,教育是孩子们未来的基石,也是我们医务工作者最牵挂的,让患儿像健康的孩子一样接受教育、收获友谊、重拾信心,是我们努力的方向。陆道培医院与新阳光基金会合作多年,今天终于迎来了期待已久的新阳光病房学校开学日,希望孩子们在明亮、安全的学习空间,追逐梦想。感谢爱心企业的无私捐赠,感谢大学生志愿者对道培小患者的陪伴教育,让孩子们在“抗白”的道路上不孤单。祝所有的小朋友们健康快乐,学有所成不断进步,也希望大家继续携手,为孩子们带去更多爱与希望。
此次新教室的建成,得益于多方的倾力支持。长期支持病房学校建设的好莱客京津冀北销区经理卢少兵先生表示,此次病房学校项目从设计到安装均精心打磨,旨在为孩子们打造一个明亮美好的成长空间。燕京理工学院党委副书记兼校长王传超校长分享了该校志愿者团队的奉献历程,累计已有2000余名志愿者投入服务,时长超3800小时,为患儿带来丰富的学习体验。社会各界爱心人士也持续关心与资助,为项目的长期运行提供保障。
新阳光病房学校 刘秋莉老师
尤为令人动容的是刘秋莉老师的分享,作为一名白血病康复者,她自2017年起投身病房学校事业,从志愿者成长为全职教师已八年,她动情地说,这些年,我见证了无数小朋友从病房走进课堂,每次看到他们在电梯口等我上课,都让我十分感动。如今有了宽敞明亮的新教室,这是医院和基金会对我们莫大的支持。曾有一位家长告诉我:“看到您康复后依然坚强乐观,我就相信女儿的未来也会有希望。”这让我明白自己要成为孩子们的榜样,用自己的生命影响生命。愿我们每个人都能成为光,照亮他人走出黑暗。
在全体来宾的见证下,陆佩华院长、卢少兵经理、王传超校长、刘秋莉老师共同为新教室揭牌,宣告新阳光病房学校陆道培医院校区正式开学。
现场,嘉宾们为每个孩子佩戴“勇气勋章”,并为孩子们送上暖心的开学礼品,孩子们接过礼物时开心的笑容,成为现场最动人的风景。活动在温馨的合影中圆满落幕。
燕达陆道培医院新阳光病房学校的启用,为孩子们在医院治疗期间提供了一个安心学习、感受快乐、与社会连接的温馨港湾。我们始终坚信,医疗救治与人文关怀并重是促进患儿全面康复的关键。只有当孩子们感受到爱、感受到被理解,他们才能勇敢走过这段不平凡的旅程,收获成长、收获友谊,早日回到校园,拥抱操场,奔跑在阳光下。
未来,陆道培医院将一如既往,协同北京新阳光慈善基金会、爱心企业、高校志愿者等各方力量,共同构筑守护患儿身心健康的支持体系。
也许我们无法替孩子们承受病痛,
但我们可以一起,
为他们本该绚烂的童年,
撑起一把伞,点亮一束光。
这束光,叫知识,叫陪伴,更叫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