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培医疗数据
CAR-T治疗
2498
异基因移植案例
11231
亲缘半相同案例
8143
总移植案例
11374
截止2024年9月30日

EHA 2022 | 陆道培医学团队入选EHA大会墙报展示的3项研究成果分享

第27届欧洲血液学年会(EHA)于2022年6月9日-17日以线上+线下的方式如期召开,作为全球血液学领域规模最大的国际会议之一,每年来自100多个国家的上万余名血液领域专业人士,分享和探讨全球最前沿的研究进展和突破性临床研究成果。本届EHA大会,陆道培医学团队有5项研究成果(包括2篇口头报告、3篇墙报展示)入选。

陆道培医学团队作为国内血液病领域的佼佼者,除了在ASH、EBMT、EHA等大会上强势发声,研究成果及论文更是刊登在Blood、American Journal of Hematology等血液领域期刊上,展示出了团队卓越的医疗技术水平以及强大的科研创新能力。本文将分享入选本届EHA大会墙报展示的3项研究成果。

01

第一作者:王彤;通讯作者:刘红星;摘要号:P377

题目:TRAD::MYC易位阳性ALL患者的遗传学特点及CD7-CART治疗

62aaebe03e9d7.png

62aaec0d73ca1.jpg

北京陆道培血液病研究院副院长、陆道培医院病理和检验医学科主任 刘红星

 62aaec157b0e1.jpg

陆道培医院细胞和分子细胞遗传学实验室主任 王彤

TRAD::MYC易位阳性ALL患者的遗传学特点及CD7-CART治疗

研究目的:探讨重现性t(8;14)(q24.1;q11.2)/TRAD::MYC融合基因阳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的细胞遗传学和分子学特点、CART以及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疗效。

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5450例ALL患者,筛选染色体核型t(8;14)(q24.1;q11.2)易位阳性者,采用荧光原位杂交(FISH)方法确认TRAD::MYC易位,以及CDKN2A/B基因丢失。对TRAD::MYC阳性患者进行白血病融合基因筛查、血液肿瘤基因组突变及转录组测序以分析伴随的基因变异,并随访患者的临床治疗及转归。

研究结果:检出12例TRAD::MYC阳性患者,男9例,女3例,年龄3-28岁。T-ALL或T-淋巴母细胞淋巴瘤/白血病11例,B-ALL 1例,63.6%患者起病时高白细胞(180-486.18×109/L)。3例患者初发病时即检测到t(8;14)(q24.1;q11.2)易位,6例患者为复发时继发获得,初发病时无染色体结果的3例患者,在复发标本中检测到t(8;14)(q24.1;q11.2)易位,11/12例患者同时伴附加染色体异常。FISH证实12例患者同时累及TRAD和MYC基因;CDKN2A/B基因丢失见于33%患者,其中1例为双等位基因丢失。血液肿瘤常见融合基因筛查及转录组分析结果表明,3例T-ALL患者 STIL::TAL1阳性、1例B-ALL患者KMT2A::MLLT3阳性、1例CTCF::NFATC3和1例ZC3HAV1::ABL2阳性。NGS基因突变分析显示6例患者PTEN突变阳性,3例患者FBXW7突变阳性,NOTCH1、TP53、CCND3突变分别见于2例患者。

随访11例患者,随访中位时间11个月,随访期间8例患者死亡。8/11例(72.7%)患者合并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3/11例合并纵膈占位病变。所有患者化疗后均复发,且肿瘤细胞倍增极快。6例患者进行了CD7-CART免疫细胞治疗,均于CART细胞输注后很快获得疾病缓解,但1例死于肺部严重感染,2例死于疾病复发。4例患者进行了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其中2例挽救性移植,2例于CD7-CART缓解后桥接移植。截至随访日维持完全缓解的3个病例均接受CD7-CART免疫细胞治疗,2例桥接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研究结论:重现性t(8;14)(q24.1;q11.2)易位伴TRAD::MYC发生率低,主要见于T-ALL,罕见于B-ALL。该易位多于疾病复发时继发获得,导致MYC高表达和肿瘤细胞高增殖活性。该易位可与T-ALL中常见的STIL::TAL1、KMT2A融合、ABL家族基因融合等明确的血液肿瘤驱动性融合伴随出现。50%患者同时有抑癌基因PTEN突变失活,进一步对预后产生不利影响。患者对常规化疗疗效极差,化疗缓解后易早期复发,常合并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复发后疾病进展迅速,死亡率高。CD7-CART免疫治疗后桥接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是使该亚群患者获得更好生存的一个有希望的治疗策略,其长期结果有待进一步观察。

62aaeccf13c82.jpg

 

 

02

第一作者:赵玮;通讯作者:赵艳丽;摘要号:P1385;

题目:免疫细胞亚群监测在CAR-T桥接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免疫重建中的指导意义

62aaed006fbdf.png

 62aaed0904006.jpg

陆道培医院骨髓移植科主任(副院长级) 赵艳丽

 62aaed1f2976b.jpg

陆道培医院骨髓移植科主治医师 赵玮

免疫细胞亚群监测在CAR-T桥接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免疫重建中的指导意义

研究目的: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免疫细胞重建能有效发挥预防感染及移植物抗白血病效应,通过研究CAR-T患者及非CAR-T患者在移植前后多时间点免疫细胞亚群的差异性分析,进而探讨维持CAR-T治疗桥接移植后患者免疫功能状态正向重建的关键因素。

研究方法:将2018年8月至2021年12月期间在北京陆道培医院接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83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B急淋61例,T急淋22例,CAR-T患者33例,非CAR-T患者50例)。运用多色流式检测移植物及患者造血干细胞移植前1月及后1、2、3、6、8、10、12月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回顾性研究CAR-T与非CAR-T患者在每时间点各淋巴细胞亚群绝对计数、临床诊疗方案及预后等差异性分析。

研究结果:入组患者包含男性54人,女性29人,中位年龄29岁(1-57)。移植前原发疾病CR 76例,PR或NR 7例。造血干细胞移植类型包括单倍体71例,非血缘6例,同胞6例。CAR-T组较非CAR-T组患者移植前血清IgA、IgG、IgM(P=0.000/0.008/0.000)及外周血总淋巴细胞、T淋巴细胞、辅助性T细胞、细胞毒性T细胞、B淋巴细胞绝对计数偏低(P=0.000-0.002),而两组患者移植后1、2、3、6、8、10、12月监测时间点上述各免疫细胞亚群细胞绝对计数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特征,我们发现CAR-T组患者移植前病史更长(P=0.000),预处理方案中兔抗人胸腺细胞免疫球蛋白(ATG)用量更低(P=0.023),移植物CD34+T回输剂量更高(P=0.003),移植后环孢素应用时间更短(P=0.000)。而移植前疾病状态,受供者性别/血型是否相合,全身照射(TBI)预处理,移植后巨细胞、EB血症及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发生率,无病生存率(OS)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

研究结论:对于移植前免疫功能偏低的CAR-T患者,我们通过降低预处理方案中ATG剂量、增加移植物CD34+回输计数、移植后尽早停用环孢素等方式,在未增加GVHD发生机率的基础上,使其达到与非CAR-T移植患者相似的免疫重建水平,无统计学差异的无病生存率,极大程度上改善了难治复发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的预后。

 

03

第一作者:周胜男;通讯作者:熊敏;摘要号:P1394

题目:不同剂量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TG)在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中的应用

62aaed3868cfe.png

62aaed40b995b.jpg 

陆道培医院骨髓移植科主任 熊敏

不同剂量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TG)在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中的应用

研究背景: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ntithymocyte Globulin ATG)常被用作同种异体造血干细胞移植预处理方案的组成部分,以降低移植物抗宿主病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然而,ATG的适当剂量尚不清楚。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报道比较不同剂量ATG在接受同种异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的预处理方案中的作用。

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5月至2019年8月在我院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237例AML或B-ALL患者的临床资料。中位年龄21.63岁(范围:1~69岁)。从诊断到移植的中位病程为28个月(范围:13-42个月)。81例首次完全缓解的急性白血病患者被认为是低风险状态。其他156例(65.8%)患者均处于高危状态。39例(16.5%)患者接受了匹配的非亲属供体(MUD)HSCT。其他人则进行了单倍造血干细胞移植。

预处理方案为AML患者采用Ara-C/Bu/环磷酰胺或氟达拉滨/ATG。B-ALL患者采用AraC/TB1/环磷酰胺或氟达拉滨/ATG。所有患者随机接受不同剂量的ATG:61患者接受兔子ATG(Thymoglobulin Genzyme)的总剂量为6毫克/公斤、100例患者接受5毫克/公斤,和76例患者接受16毫克/公斤ATG(Fresebius S)。我们比较了三组的aGVHD,cGVHD,复发,和总生存期(OS)。

研究结果:所有患者对治疗均耐受性良好。总植入率为100%。中性粒细胞植入时间(14天、14天、13.5天)和血小板植入时间(13天、13天、12天),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mg/kg ATG、6mg/kg ATG和16mg/kg ATG-f患者1-11级aGVHD的发生率分别为39%、36%和21%。三组患者lll-IV级aGVHD发生率分别为16% 6.5%和9.2%。5mgATG组cGVHD发生率为30%,6mgATG组21.3%,16mgATG-f组32.9%。aGVHD和cGVHD发生率无显著差异。进一步,巨细胞病毒血症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5毫克 ATGVs6毫克ATG和6毫克ATGVs16毫克ATG-F分别为21.1%vs36.1%,39%vs36.1%。但巨细胞病毒血症发生率在5毫克ATG组39%Vs16毫克ATG-F21.1%(P=0.011),有统计学差异。三组之间EBV和bk病毒相关出血性膀胱炎的累积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中位随访时间为19.31个月(范围:1-74个月),5mgATG组的OS为66%,6mgATG组为68.9%,16mgF-ATG组为56.6%。三组间0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6mgATG-f组复率高干6mgATG组(8.2%Vs2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8)。但与5mgATG组无差异。

研究结论:我们的数据显示:ATG剂量6mg/kg组与5mg/kg ATG组的GVHD、病毒感染、复发和(OS)的比例相似。然而,16mg ATG-f组的复发率高于6mgATG组,但与5mgATG组相似。在今后的研究中,应通过多因素分析进一步探讨ATG的正确剂量和制备方法。


什么叫空腹呢,是指停止进食6-8小时以上称之...【详细】
中国比较常见的营养缺乏症的表现是贫血,那么如...【详细】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中华骨髓库
血液病专科医协体
湖北省干细胞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