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培医疗数据
CAR-T治疗
2498
异基因移植案例
11231
亲缘半相同案例
8143
总移植案例
11374
截止2024年9月30日

EBMT 2025|王卉主任、陈曼医师:供者PBSC中髓系来源抑制细胞对患者移植后GVHD发生的影响

67f78281ac28a.jpg

2025年3月30日至4月2日,第51届欧洲血液与骨髓移植学会(EBMT)年会在意大利佛罗伦萨召开。作为血液病学界最为瞩目的国际会议之一,EBMT年会每年都会展示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及细胞治疗领域的前沿研究成果,汇聚了来自世界各地的专业人士共同探讨这一领域的发展趋势。

在本次大会中,陆道培医院王卉主任、陈曼医师的一项题为“供者PBSC中髓系来源抑制细胞对患者移植后GVHD发生的影响”的研究成功入选,以壁报形式进行交流展示。该研究主要探讨了患者输注的移植物外周血造血干细胞(Peripheral  blood stem cell, PBSC)中髓系来源抑制细胞(Myeloid-derived  suppressor cells, MDSCs)对患者移植后移植物抗宿主病(Graft-versus-Host Disease, GVHD)发生的影响,以期能为改善移植患者的预后提供新的治疗思路和生物标志物。以下为该研究的具体内容。

67f78277e4775.jpg

陈曼教授在EBMT现场

研究背景

免疫微环境由多种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组成,其中MDSCs是一类异质性的未成熟髓系前体细胞群体,具有显著的免疫抑制功能,能够抑制先天和适应性免疫反应,其主要功能包括抑制T细胞的增殖和激活、促进肿瘤的生长和转移、调节炎症反应以及参与造血重建等。本中心之前的研究表明G-CSF动员后,供者外周血中的总MDSCs、M-MDSCs和PMN-MDSCs的绝对值及其占单个核细胞中的比例均显著增加。近年来的研究表明,造血干细胞供者的免疫状态可能对GVHD的发生和严重程度产生显著影响,目前关于MDSCs和GVHD的研究大多基于体外实验或小鼠模型上,对于真实世界中的临床患者在移植过程中输注的 MDSCs与移植后GVHD发生的情况是本研究尝试探讨的课题。

研究方法

本研究总共收集2022年7月至2023年10月在北京陆道培医院进行allo-HSCT移植的患者170例。男性86例,女性84例,年龄中位数33(17,47)岁。供者170例,男性112例,女性58例,年龄中位数为34(22,42)。检测供者动员后采集的PBSC样本、患者移植后免疫重建各时间点样本中的MDSCs各群水平及绝对值。并按照移植后GVHD的发生情况分为GVHD组和非GVHD组,进行统计分析。所有数据均由 SPSS26.0 统计软件处理,流式分析采用 Kaluza 2.1 软件。本研究中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研究结果

结果:1、GVHD组和非GVHD组的组间临床特征差异性分析(table1)。

67f782717626b.png

67f7826bbfaaf.png

P <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根据患者体重和输注的PBSC总体积,计算出患者每公斤体重输注的MDSCs绝对值。M-U检验,分析两组不同预后患者每公斤体重输注供者PBSC中MDSCs的组间差异。GVHD组患者中每公斤输注PBSC的MDSCs、M-MDSCs、PMN-MDSCs绝对值分别为18×106个/kg(11.0,40.5)、4×106个/kg(1.0,12.5)及11×106个/kg(6.5,25.5),显著低于无GVHD组患者输注的MDSCs、M-MDSCs及PMN-MDSCs绝对值,分别为40×106个/kg(17.0,75.0)、8×106个/kg(3.0,21.5)及22×106个/kg(11.0,52.5),P<0.05。(fig.1)

67f7826610e87.png

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在这170名患者中,共有37名患者出现了GVHD。Spearman相关系数分析了PBSC中MDSCs及亚群绝对值与患者GVHD发生率的相关性。结果显示,PBSC中MDSCs、M-MDSCs和PMN-MDSCs细胞绝对值以及患者每公斤输注PBSC中MDSCs、M-MDSCs和PMN-MDSCs细胞绝对值与移植后患者GVHD的发生率呈负相关,P<0.05 。(table 2)

4、将上述M-U分析中P<0.05的因素纳入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中,结果显示患者每公斤输注的MDSCs绝对值(OR=0.986 ,P=0.018)以及PMN-MDSCs绝对值(OR=0.984,P=0.031)是患者发生GVHD的独立保护因素。

5、采用ROC曲线分析每公斤输注的PMN-MDSCs绝对值对allo-HSCT患者预后的 预测价值。结果显示PMN-MDSCs绝对值(AUC=0.6591,P=0.003)对患者发生GVHD有预测价值,其最佳截断值分别为14.5×106个/kg(fig2)。

6、根据PMN-MDSCs的最佳截断值(14.5×106个/kg),进一步将allo-HSCT患者分为PMN-MDSCs输注量高(PH)、低(PL)水平两组,采用对数秩log-rank检验比较不同PMN-MDSCs绝对值分组的患者300天内生存率。Kaplan-Meier曲线分析结果显示,PL组患者 ,其死亡率为20%(14/70) ,显著高于PH组患者8%(8/100),P=0.018 。(fig3)

7、观察移植后患者MDSCs在移植后患者外周血重建的情况,患者外周血中MDSCs的绝对值在移植后第28天达到27(9,59)个/μl,到第90天降至9(3,25)个/μl。此外,PH组的MDSCs绝对值始终高于PL组,在第28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5(15,73)个/μl  vs. 11(4,52)个/μl(P<0.05)(fig4)。

67f7825f85d17.jpg

研究结论

本研究表明,MDSCs在GVHD发生中扮演关键角色,患者输注PBSC中MDSCs数量越多越有助于减少GVHD的发生,提示MDSCs作为患者移植后预防和治疗靶点的潜力。

67f78199d2abf.jpg

王卉 主任

北京陆道培血液病研究院副院长

陆道培医院检验科副主任(副院长级)

社会任职: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检验医学专业委员会流式细胞分析诊断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

北京医学检验学会副会长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编委

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血液病专业委员会常委

中国生物工程学会细胞分析专业委员会常委

中华医学会检验医学分会临床血液体液学组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淋巴瘤学组委员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检验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研究成果:

第一发明人发明专利8个,美国发明专利2个。

通讯作者发表中国流式专家共识6篇,另参与共识编写7篇,第一和通讯作者发表SCI及核心期刊文章60篇。

67f781813d409.png

陈曼 

陆道培医院

病理和检验医学科流式细胞室副主任技师、执业医师、助理研究员、流式细胞室主管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检验学会青年委员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检验学会流式细胞分析诊断专家委员会常务委员及秘书

中国医药质量管理协会(CQAP)医学检验质量管理专业委员会流式学组常务委员

白求恩精神研究会检验医学分会细胞因子与疾病检测学组委员

北京市经开区检验质量控制和改进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

从事流式试验及诊断工作13年并负责流式实验室美国病理学院(CAP)认证工作。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发表SCI及核心论文17篇,以第二专利人获得国家发明专利6项,美国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主持省级课题2项,参编国内流式专家共识9篇。


什么叫空腹呢,是指停止进食6-8小时以上称之...【详细】
中国比较常见的营养缺乏症的表现是贫血,那么如...【详细】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中华骨髓库
血液病专科医协体
湖北省干细胞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