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培医疗数据
CAR-T治疗
2527
异基因移植案例
11359
亲缘半相同案例
8230
总移植案例
11508
截止2024年9月30日

下肢股静脉PICC置管首战告捷!北京陆道培血液病医院实现“生命线”零误差精准定位

PICC(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导管)是通过外周静脉置入的中心静脉导管,其尖端可直达心脏大血管,血流速度快,可以迅速稀释化疗药物等,以减少药物对于外周血管的刺激,减少静脉炎的发生,也可为患者提供中长期的静脉输液治疗,减少频繁穿刺为患者带来的痛苦,是所有需要化疗患者非常重要的“生命线”。

近日,北京陆道培血液病医院(以下简称顺义院区)儿童移植仓内迎来一位仅有七个月的患儿“小星星”(化名),因免疫缺陷伴严重肺部感染入院,准备行父供子半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

因患儿年龄小,外周血管穿刺难度大且保留时间短,反复的穿刺,以及化疗药物的刺激和液体渗漏,都会给患儿和家属带来极大的痛苦。

68196f599b96a.jpg

左起:赵晶护士长、宁敏主任、邢贺楠护士长

为保障移植的顺利进行,在轮值护理部宁敏主任的带领下,静疗组长邢贺楠护士长、移植仓赵晶护士长等经过查找大量文献资料,反复、慎重评估患儿血管情况,与家属详细沟通后,决定由移植仓赵晶护士长分别在患儿右侧肘正中静脉、下肢股静脉进行穿刺PICC置管,为患儿给药。但这无疑为护理团队提出了前所未有的难题。

68196f52a5350.jpg

4月16日,在护理团队的全力配合下顺利完成此次置管,经影像科石玉铸主任会诊后,确定导管位置符合要求,可正常使用,此为顺义院区首例7月龄患儿以及首例股静脉PICC置管,为患儿建立了长期、安全有效的静脉通路,保障移植顺利进行。在医护团队的精心照顾和维护下,患儿各类药物及造血干细胞输入顺利,为小星星的后续治疗开辟了一条别样的“生命线”。

顺义院区成功开展首例下肢PICC置管术,这不仅是一次技术突破的挑战,更是为生命通路开拓的重要创新。这项技术为上肢置管困难的患者打开了新的希望之门,让静脉治疗的选择更加多元与精准。

此次突破标志着顺义院区静疗护理团队在专业探索中迈出关键一步,展现勇于挑战、精益求精的职业精神,推动静疗护理体系向“全周期精准照护”跨越,为全院静疗技术规范化、精细化发展奠定基础,提升患者诊疗水平与医疗照护质量。

什么叫空腹呢,是指停止进食6-8小时以上称之...【详细】
中国比较常见的营养缺乏症的表现是贫血,那么如...【详细】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中华骨髓库
血液病专科医协体
湖北省干细胞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