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推动血液病学科高质量发展,促进院际间开放共享与深度协作,2025年9月17日,国家血液内科专业医疗质量控制中心(筹)中心主任黄晓军教授率专家团队莅临燕达陆道培医院,开展国家血液内科专业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基层帮扶活动,与陆道培医院陆佩华院长、刘开彦教授及多位血液学领域专家进行“国家血液内科专业医疗质量控制中心(筹)中心—基层帮扶典型疑难/死亡病例讨论”。
会议伊始,陆佩华院长代表陆道培医院,对以黄晓军教授为首的北京大学血液病研究所各位专家大咖的莅临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和最诚挚的感谢!并表示,今天会议安排了疑难病例讨论,希望能够借助大家的智慧和经验,为患者提供更加精准、个体化的诊疗方案,同时我们也将认真聆听国家血液内科专业医疗质量控制中心的最新理念和要求,也期待通过今天的学习,把先进的质控理念落地到临床实践中,让更多患者获益。
黄晓军教授在致辞中高度评价了陆道培医院的发展,他表示,很高兴来到陆道培医院新院区,看到道培医院用十余年时间,建成了这样环境优越、业务强盛的血液病专科医院,发展速度令人钦佩,向你们表示祝贺。同时,我们借此机会开展国家血液内科专业医疗质量控制中心的调研和培训,把质控中心的理念和要求传达给大家。质量是医疗的生命线,规范化诊疗不仅可以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安全性,还可以帮助医生和医疗机构更好地应对复杂的医疗挑战,相信今天的交流一定能为大家带来切实可行的启发和帮助。
随后,陆道培医院卢岳主任团队副主任医师胥方带来了一例疑难淋巴瘤病例,问题包括疾病诊断、巩固治疗策略、移植方案选择及移植后维持治疗等。
黄晓军教授、刘开彦教授、陆佩华教授、许兰平教授、江倩教授及道培核心团队展开深度讨论,为后续诊疗提供切实可行的优化方案。
国家血液内科专业医疗质量控制中心(筹)中心许兰平教授作了题为“国家血液内科质控中心质控指标解读”的专题分享,系统介绍了中国造血干细胞移植质控工作的总体情况,详细解读了现行质控指标及改进方向,并对2025年血液内科质控改进的其他指标进行了深入分析,为各中心规范化诊疗、提升移植质量提供参考。
陆道培医院移植科轮值主任赵艳丽作总结发言,在很多治疗领域,尤其是造血干细胞移植中,尽管预处理方案的制定已有高度规范化的国际指南和共识,然而,预处理所带来的毒副作用的管理,目前仍缺乏统一、高效的治疗标准,是目前临床实践中的重要挑战。特别感谢黄晓军教授一行莅临陆道培医院参观、调研和指导,今天的交流不仅为我们提供了新的思路,也再次提醒我们要在科研、病理、临床多方面加强合作,在保障疗效的同时,最大限度降低患者的治疗损伤、改善生存质量,这也是我们非常关注并将不断探索和优化的目标。
会议结束后,黄晓军教授及专家团队在陆佩华院长及道培核心团队的陪同下,参观了燕达陆道培医院新院区病房、移植舱、实验室以及配套服务设施等,对医院先进的硬件设施、严谨的质量控制体系和温馨的人文关怀环境给予了高度评价。
值得一提的是,北京大学血液病研究所与陆道培医院渊源深厚。2021年4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血液科联合病房落户于北京陆道培血液病医院(顺义院区),作为一个规范化平台,推动技术开发,助力国家血液病创新体系的建立。近年来,联合病房在造血干细胞移植、复发难治白血病综合治疗、疑难重症诊疗规范化方面均取得显著成绩,积累了大量临床经验和数据,为血液病诊疗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此次会议不仅为临床一线带来了实用的诊疗思路,也进一步加强了陆道培医院与北京大学血液病研究所之间的学术纽带。未来,陆道培医院将继续携手北京大学血液病研究所及国内外顶尖学术力量,深化多中心合作与学术交流,共同探索更科学、更精准的诊疗路径,将最新研究成果和临床经验转化为切实可行的治疗方案,造福更多血液病患者,推动我国血液病学科高质量发展。